首页 >> 宝藏问答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解释

2025-08-04 00:24:20 来源:网易 用户:缪婕贞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解释】一、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这两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秋阴不散”说明秋天的阴云久久不散,暗示天气阴冷、时间漫长;“霜飞晚”则表示霜降来得较晚,可能是气候异常或季节转换缓慢。“留得枯荷听雨声”则是诗人借景抒情,留下干枯的荷叶,静听雨打残荷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意境,也寄托了他对远方友人深深的思念。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二、表格展示

诗句 解释
秋阴不散 指深秋时节,天空阴云密布,久久不散,象征着寒冷、漫长的秋季。
霜飞晚 霜降来得较晚,可能暗示季节变化缓慢或气候异常,增添了秋意的迟滞感。
留得枯荷 保留干枯的荷叶,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留恋与珍惜,也暗示时光流逝。
听雨声 在寂静中聆听雨滴落在枯荷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三、补充说明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李商隐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在秋日的沉静中,诗人通过“枯荷听雨”的意象,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种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是李商隐诗歌的典型风格之一。

结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一句富有意境的诗句,它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秋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情感。通过理解这句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古典诗词中的美感与哲思。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