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摩顶放踵具体怎么解释

2025-10-30 22:24:22 来源:网易 用户:夏伊梅 

摩顶放踵具体怎么解释】“摩顶放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他人、为了正义或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说,像墨子那样,从头顶到脚跟都磨破了,只要对天下有利,就愿意去做。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摩顶放踵
出处 《孟子·尽心上》
原意 形容为了天下人利益,不顾自身安危,甘愿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
现代用法 多用于赞美他人的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精神
近义词 舍己为人、鞠躬尽瘁、全心全意
反义词 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斤斤计较

二、详细解析

“摩顶放踵”字面意思是“摩挲头顶,放倒脚跟”,即全身上下都被磨破、受苦。这个成语最初是孟子用来评价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的。墨子主张“兼爱”,提倡不分亲疏、平等爱人,甚至愿意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他经常奔走于各国之间,劝诫君主施行仁政,常常风餐露宿,辛苦异常。

在后世的使用中,“摩顶放踵”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它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劳累,更强调的是内心的坚定与意志的顽强。

三、使用场景举例

- 赞扬英雄人物:如“他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真正做到了摩顶放踵,只为造福百姓。”

- 描写奉献精神:如“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摩顶放踵,无怨无悔。”

- 表达个人志向:如“我愿以摩顶放踵之志,投身于国家建设之中。”

四、注意事项

1. “摩顶放踵”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与“吃苦耐劳”等近义词混淆。

3.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褒义色彩,适用于正面人物或事迹的描述。

五、结语

“摩顶放踵”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舍小我成大我”的崇高境界。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