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左传十句名言经典

2025-09-23 20:14:38 来源:网易 用户:缪翰策 

左传十句名言经典】《左传》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其中许多句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人们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以下是对《左传》中十句经典名言的总结与分析。

一、

《左传》中的名言大多出自历史人物之口,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涵盖了政治、道德、战争、人性等多个方面。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其中十句具有代表性的名言及其含义:

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谁能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更善良的事了。强调了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2.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意思是:做多了不义之事,最终会自取灭亡。警示人们不要为非作歹。

3. “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出自《左传·桓公二年》。意指骄傲、奢侈、淫乱、懒惰是导致邪恶的根源。提醒人们要节俭自律。

4.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指出国家衰败往往是因为官员腐败或行为不正。

5.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意思是:君子注重根本,根本确立了,道理自然就会产生。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6. “忠信,礼之本也;敬慎,礼之舆也。”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说明忠诚和信用是礼仪的根本,恭敬和谨慎是礼仪的载体。

7. “夫战,勇气也。”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意思是:战争靠的是士气。强调精神力量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8.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意思是:面对重大节操时不能被强夺。强调人的气节和原则。

9. “民之多幸,国之不幸。”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指出民众过于安逸反而会导致国家的不幸,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10.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意思是:用恩德回报仇恨,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提出道德行为应有相应的回馈。

二、表格展示

序号 名言原文 出处 含义
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谁能没有过错?犯了错能改正,就是最大的善。
2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做坏事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 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左传·桓公二年》 骄傲、奢侈、淫乱、懒惰是邪恶的根源。
4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国家衰败,常因官员腐败。
5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君子注重根本,根本稳固,道路自然通达。
6 忠信,礼之本也;敬慎,礼之舆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忠诚和信用是礼仪的根本,恭敬和谨慎是礼仪的工具。
7 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战争靠的是士气,勇气决定胜负。
8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面对大节时不能被强夺,要有坚定立场。
9 民之多幸,国之不幸。 《左传·昭公二十年》 民众太安逸,反而是国家的不幸。
10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左传·僖公三十年》 用德行回报仇恨,如何回报恩德?

三、结语

《左传》作为一部历史典籍,其文字虽古朴,但思想深刻,许多名言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们不仅是古代社会的价值观体现,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做人做事的智慧指导。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语句,我们可以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信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