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全诗

2025-09-23 10:54:58 来源:网易 用户:左发朋 

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全诗】一、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一句出自《论语》的经典名言,意思是:当子女想要孝顺父母时,父母却已经去世了。这句话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提醒人们要及时行孝,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

虽然这句话本身并不是一首完整的诗,但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作品,表达了类似的情感。这些诗歌往往以哀婉、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亲人离世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孝道的深刻理解。

本文将整理一些与“子欲孝而亲不在”主题相近的古诗词,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作者、出处及简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化内涵。

二、相关诗词一览表

序号 诗词名称 作者 出处 内容节选(或主旨)
1 《游子吟》 孟郊 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暗示子女远离时的思念。
2 《思母》 高适 唐代 “家中无老母,岂得自由身?”表现对母亲的思念和无法尽孝的愧疚。
3 《别老母》 黄景仁 清代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此刻最情浓。”描写离别母亲时的悲伤与无奈。
4 《送母回乡》 李商隐 唐代 “晓雾忽如烟,轻寒尚薄天。母归新妇后,我独在门前。”表达对母亲离去的不舍。
5 《哭母诗》 袁枚 清代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借景抒情,表达对母亲去世的悲痛。
6 《悼亡》 元稹 唐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非直接写孝,但情感深沉,常被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7 《忆父》 张维屏 清代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直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怀念。

三、结语

“子欲孝而亲不在”不仅是对现实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古人用诗词记录下这种情感,不仅是为了表达内心的哀思,更是在提醒后人珍惜眼前人,及时行孝。这些诗词虽不完全等同于“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原意,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关于亲情、孝道的重要篇章。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背后的深意,并在生活中践行孝道,不留遗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