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什么叫五七工

2025-09-20 15:44:38 来源:网易 用户:何恒勇 

什么叫五七工】“五七工”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称谓,主要指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在中国农村或城镇中从事临时性、季节性或非正式工作的人员。这类工人通常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不固定,收入也较为不稳定。

一、什么是“五七工”?

“五七工”这一名称源于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信中提出“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组织”,并强调“工人要参加劳动,农民要参加政治活动”。此后,“五七干校”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下放劳动的场所,而“五七工”则逐渐演变为一种非正式用工形式。

“五七工”一般是指在工厂、企业、公社或单位中临时聘用的工人,他们可能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固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多为短期或季节性工作。

二、“五七工”的特点总结

特点 内容说明
非正式用工 多为临时性、季节性工作,无正式劳动合同
收入不稳定 工资按天或按件计算,收入波动较大
社会保障缺失 通常没有社保、医保等基本保障
工作时间灵活 可能是短期、临时任务,工作时间不固定
常见于农村或基层单位 多集中在乡镇、公社、小型企业等非正规单位

三、“五七工”的历史背景

“五七工”现象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劳动力的管理较为严格,许多农村青年、城市待业青年以及知识青年被安排到各类基层单位参与劳动。这些人员往往没有稳定的职业,只能依靠临时工作维持生计。

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五七工”逐渐被更规范的用工制度所取代,但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

四、结语

“五七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体现了那个时代对劳动力的安排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虽然如今已不再常见,但它作为一段历史记忆,仍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如需进一步探讨“五七工”与现代用工制度的对比,可继续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