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

2025-09-19 21:39:47 来源:网易 用户:霍彪克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小故事,讲述了陈太丘(即陈寔)与朋友约定同行,但朋友未按时到达,陈太丘便先行离开。后来朋友赶到,责怪陈太丘不等他。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在场,据理力争,指出朋友失信在先,且态度傲慢,最终让朋友感到羞愧。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士人对诚信和礼仪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儿童在面对长辈时的机智与正直。通过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信”与“礼”的价值观。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出发。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他等您很久没来,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朋友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一个人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您没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的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门。

三、文章说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