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长在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2025-09-07 18:18:33 来源:网易 用户:寇明桂 

长在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长”是一个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字,其含义丰富,用法多样。在《古汉语词典》中,“长”字被收录为多个义项,涵盖时间、空间、人物、事物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对“长”字的常见义项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不同含义和例句。

一、

“长”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长度、长度大:表示物体的尺寸或时间的久远。

2. 长久、长远:表示持续时间长或未来发展的趋势。

3. 生长、成长:指生物体的成长过程。

4. 擅长、精通:表示某人在某一领域有专长。

5. 长者、长辈:指年纪较大、地位较高的人。

6. 领导、首领:指管理他人的人。

7. 增长、增加:表示数量或程度的提升。

这些义项在古代文献中均有广泛的应用,理解“长”的多义性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研究古文。

二、表格展示

序号 义项 含义说明 举例句子(古文) 现代解释
1 长度、大 指物体的尺寸或时间的久远 “山高水长。”(《诗经》) 长度大;时间久远
2 长久、长远 持续时间长或未来的发展 “长治久安。”(《汉书》) 长期稳定;持久发展
3 生长、成长 生物体逐渐变大或成熟 “草木生而长。”(《孟子》) 成长;发育
4 擅长、精通 在某一方面有专长 “长于辞令。”(《史记》) 擅长;精通
5 长者、长辈 年纪大、地位高的人 “长者问,不辞让。”(《论语》) 年长的人;长辈
6 领导、首领 管理他人的人 “长官之职,以德服人。”(《荀子》) 领导;上级
7 增长、增加 数量或程度的提升 “岁增其税,民益困。”(《资治通鉴》) 增加;增长

三、结语

“长”字在古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是学习古文的重要基础之一。了解其不同义项,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文意,还能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通过表格的形式,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长”字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便于记忆与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字词的古义,可参考《古汉语词典》或相关古文教材。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