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人七八十岁在古代叫什么

2025-08-04 14:27:00 来源:网易 用户:储裕全 

人七八十岁在古代叫什么】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礼仪。对于“人七八十岁”这一阶段,古人也有专门的称呼。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归纳。

一、

在古代,人的年龄通常用特定的词语来表示,这些词语多带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对长寿的赞美与敬重。其中,“七十”和“八十”是两个重要的年龄节点,分别有独特的称谓。

- 七十岁:被称为“古稀”,这个说法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指七十岁在古代是比较少见的高龄。

- 八十岁:称为“耄耋”或“杖乡”,其中“耄”指八十岁,“耋”指九十岁,合称“耄耋”常用来泛指年事已高之人。

- 七十八岁:虽然没有特别统一的称谓,但可以结合“七十”和“八十”的说法,称为“七旬八岁”或“近八十之年”。

此外,古代还有“花甲”(六十岁)、“耳顺”(六十岁)、“期颐”(一百岁)等称谓,用于不同的年龄阶段。

二、表格展示

年龄 古代称谓 说明
60岁 花甲、耳顺 六十岁为一个甲子周期,故称“花甲”;“耳顺”出自《论语》
70岁 古稀 杜甫诗中“人生七十古来稀”,表示高寿
78岁 七旬八岁 非正式称谓,结合“七十”和“八十”
80岁 耄、杖乡 “耄”指八十岁,“杖乡”表示可拄杖行走
90岁 与“耄”合称“耄耋”,泛指高龄老人
100岁 期颐 意为“百岁老人”,能享受颐养天年

三、结语

古代对年龄的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从“花甲”到“期颐”,每一个称谓都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祝福。而“人七八十岁”在古代虽无统一称谓,但通过“古稀”“耄耋”等词汇,我们仍能感受到古人对高龄者的敬重与关怀。这种文化传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