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的意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的意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送孟浩然之广陵(又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2、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3、 注释译文 我的老朋友就要辞别黄鹤楼, 在繁花盛开的三月去游扬州。
4、 小船的帆影已慢慢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只看见滚滚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5、 作品注释 (1)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6、 (2)之:往。
7、 (3)广陵:即扬州。
8、 (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9、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10、李白对他很敬仰,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5)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11、 (6)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12、 (7)下:顺流向下而行。
13、 (8)碧空尽:在青绿色的天空消失。
14、尽:消失。
15、 (9)唯见:只见。
16、 (10)天际流:流向天边。
17、天际:天边。
18、 作品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边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19、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20、 创作背景 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
21、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
22、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23、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24、 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
25、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
26、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27、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8、 作品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
29、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30、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31、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32、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33、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34、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35、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36、”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37、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38、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39、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40、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41、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42、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43、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44、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45、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46、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
47、“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48、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49、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0、”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51、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52、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
53、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54、“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
55、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56、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57、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