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巴伐利亚琴(巴伐利亚,音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老锣第一次去龚琳娜家,龚妈妈...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巴伐利亚琴(巴伐利亚,音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锣第一次去龚琳娜家,龚妈妈做了一桌好菜。饭后,妈妈拿出龚琳娜的演唱录像带,没想到老锣看后只说了两个字:“好恶心。”

因此,龚琳娜和老锣结婚时,龚妈妈说:“等着看,我不相信你们能幸福。”可是,两人结婚17年,依然恩爱如初。

 

1975年,龚琳娜出生于贵州贵阳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并没有人搞艺术,但龚琳娜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歌手。

 

龚琳娜5岁第一次登台表演,7岁就随艺术团进行全国巡演。舞台于她而言,仿佛是一个魔法池,只要站上舞台,她就唱得比平时还要稳、还要好。

 

1992年,17岁的龚琳娜通过毛遂自荐,为自己争取到北京音乐学院附中的免费名额。在北京,龚琳娜水土不服、被同学嘲笑讲话有地方口音,可她统统不管,兀自天天练声从不间断。

 

三年后,龚琳娜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被保送进中国音乐学院。

 

2000年,刚毕业的龚琳娜,获得第九届青歌赛民族唱法银奖。同年,她进入中央民族乐团成为独唱演员,拿到体制内每月200元的工资,每次演出还另有补助。

 

然而,这样的生活过了两年后,龚琳娜陷入迷茫。为了保证演出万无一失,几乎每次演出都安排对口型假唱,这对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龚琳娜来说,无疑是一次次折磨。

 

2002年,龚琳娜和朋友相约去看一场小型演出,结识了在台上弹巴伐利亚琴的老锣。那时的老锣刚结束与蒙古歌手乌仁娜的婚姻,他想在中国再寻找一位可以合作的歌手。

 

听了龚琳娜的歌声,老锣高兴地说:“你是特别好的歌手,世界上你这样的歌声不多。”

 

而龚琳娜在和老锣合作演唱了3个小时后,激动地说:“我从小到大都是为别人唱歌,这一次是真正的自己尽情发挥。我们合作特别好,感觉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唱开了。这才是我想要追求的音乐。”

 

志同道合,让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相处过程中,龚琳娜还发现,比她年长9岁的老锣,不仅让她在音乐中找回自己,在生活中,老锣也是她的引路人。

 

龚琳娜打小的任务就是只需好好唱歌,别的事什么都可以不管。因此,个性独立的龚琳娜,其实自理能力特别差,用老锣的话说,有些事情上她特别“懒”。

 

2003年,他俩开始筹备结婚。结婚需要提前办理各种证明,龚琳娜的第一反应是“让我妈去帮我跑,反正她有时间”。老锣直接怒回来:“我是跟你结婚还是跟你妈结婚?如果你不亲自去办,我们就不结了。”

 

事后,龚琳娜说自己很感谢老锣,因为自己亲自去办,才会对婚姻更加珍惜。

 

刚去德国时,龚琳娜不会说德语。一次,他们去拜访一位音乐总监,龚琳娜紧张得手足无措,她想要夸主人的菜做得好,就让老锣帮忙翻译,结果老锣说:“我对你今天的表现非常失望,不要像一堆没骨头的肉一样,把你的自信心建立在别人身上。”

此后,龚琳娜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执着于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

 

龚琳娜与老锣在一起后,毅然辞去了中央民族乐团的工作,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舞台与名利。

在他们探索新音乐初期,生活变得十分拮据。这一切,都让龚妈妈非常生气。

 

再加上,老锣的性格非常耿直,常常是有一说一,不懂得拐弯,更加让龚妈妈不看好这个“洋女婿”。

 

直到龚琳娜结婚后的第二天,龚妈妈还说:“等着看,我不相信他能一直对你好,我不相信你跟他在一起会幸福。”

 

可事实上,龚琳娜结婚时,老锣邀请他的父母和30多位亲友,不远万里从慕尼黑来到贵阳,给了她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婚后,老锣承担了全部家务。为了迎合龚琳娜的“中国胃”,他学会了做包子、花卷、饺子。甚至在龚琳娜生下儿子后,他心疼地说:“为什么不让男人能够生孩子,这样,我就能分担你的痛苦。”

 

老锣是位非常有才华的作曲家,他专门为龚琳娜创作了许多歌曲。2010年那首“神曲”《忐忑》让龚琳娜一夜爆红,连天后王菲都对这首歌赞不绝口,想要翻唱。

 

此后的《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让老锣和龚琳娜的中国新音乐,终于在乐坛站稳脚跟。不过,让我听得混身起鸡皮疙瘩的,还是老锣编曲的那首《小河淌水》。

 

如今,龚琳娜和老锣已经结婚17年,龚琳娜仍然会在比赛失利后,在老锣面前哭得像个孩子,而老锣则像父亲般地给她安慰。

 

有人说,老锣和龚琳娜的婚姻是功利性的,老锣爱上的是龚琳娜的声音。可是,这种功利性,也是婚姻稳固的一种基础。只要两人都乐于享受这种“功利”,他们的婚姻未必不能长久。

#我我要上微头条# #情感点评大赏# #婚姻与家庭#

巴伐利亚有位国王,是个诗人,喜欢看歌剧。有一次看演出,戏里有狂风暴雨的场景,他忽然异想天开,干了一件事。当时他看得太高兴,拍手大喊道:“我要真的雨,真正的大雨,快把水放出来,快快快。”

这位国王看歌剧的时候,不会在观众中看,必须看专场,这回也不例外。

当观众们都离开了,演员们都卸下了妆容和戏服的时候,国王到了。演员们不得不重新上妆,为他 一人演出。

在宫廷戏院的舞台上方,密密麻麻盘旋着水管,这些水管的作用就是灭火。当发现火情的时候,只要打开水管阀门,整个戏院就像下起了雨,如果火势很大,小雨可以被调成洪流。

而这些水管,就在这场演出中,派上了用场。不过,这和灭火无关。

当国王看到暴风雨的一段戏时,觉得不过瘾,这时,他想到了舞台上方的水管。于是大喊道:“太好啦!可我要真的雨,快放水,让我看到真的雨。”

总管哀求道:“尊敬的国王殿下,如果那样做,会毁掉这些珍贵的布景和戏服的。”

“我不管,我就要看真的雨,快把水放出来。”国王狂热又坚定地喊道。

没有办法,只有照做,舞台上下起了丝丝细雨,演员们依然卖力地演出。

国王还是不满意,他继续喊道:“要大雨,最大的雨,要多大有多大。谁敢撑伞,我把他绞了。”

舞台设计的电闪雷鸣,加上暴雨倾盆,场景的确逼真极了。国王看得尽兴,可苦了演员们,水都淹到了小腿,而湿透的戏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就连琴师们,被大雨浇得也都快要拉不动琴了。

好不容易,演完了这场特别的戏,舞台布景和锦缎戏服全部报废,演员们精疲力尽,身体都已不太舒服。

国王赞不绝口,他再次异想天开:“太精彩了,再来一次,再来再来。”

最后,总管说道:“国王殿下,我的戏班已经深受荣宠了,用不着再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您如果再看一遍,他们会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国王总算是听进去了最后的劝告。大概,他也不想给别人满足虚荣心的机会吧。

——《国王说“再来一次”》的故事,很短小精悍。不过作者马克·吐温,丝毫没有留情,还是将他一贯毒舌的讽刺力道,发挥得淋漓尽致。

原本国王的荒唐,贯穿了通篇。但在最后,作者笔锋一转,褒扬了这位任性的国王,还是懂得克制的。

接着,就到了作品的升华部分。他写道:“如果他是一位纵情任性、不顾一切的美国歌剧观众,那他也许会让那暴风雨重复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把所有那些人淹死为止。”

“淹死为止”,讽刺地实在是太妙了,不愧是小说家里的“毒舌”大家,风趣幽默和批判锋芒,同时冲击了过来。就像小说中舞台上的瓢泼大雨那样,“哗哗”倾泻而下。

DG120周年之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 诺曼/冯奥特/巴赫/亨德尔

杰西·诺曼(1945-2019),2019年9月30日杰西·诺曼因败血性休克与多重器官衰竭在纽约医院过世,享年74岁。 自幼在唱诗班接触音乐,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华。1968年她在慕尼黑国际声乐大赛中一举夺魁,成为国际声乐界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她登台柏林德国大剧院、米兰LaScala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等世界顶级艺术殿堂,高亢嘹亮而且音域宽广的声线使她稳坐"世界第一女高音"的宝座。获过多项奖项。 在国际上杰西·诺曼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杰西·诺曼的演唱清新且富于生气,浑厚且富有色彩。她横跨高中低音,高音圆润、中音结实、低音浑厚,嗓音的穿透力极强。最难得的是杰西·诺曼十分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歌曲的感情内涵诠释准确到位,特别是控制气息的本领无人能及。她演唱黑人灵歌很多时候都是半声唱出来的,这种独特的发声方法在乐坛相当罕见,堪称一绝。杰西·诺曼灌录的唱片在世界各地也大受欢迎,舒曼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集》、拉威尔的《夏夜》等作品经过她的诠释成为唱片史上的经典版本。她热爱各种类型的音乐,歌剧、清唱剧、艺术歌曲、民歌、灵歌,甚至流行歌曲等都是她涉足的领域。杰西·诺曼今年获得了第48届“格莱美终生成就奖”,此前她曾先后在1989年、1990年和1999年3度获得“格莱美最佳歌剧奖”。第一百张就是勃拉姆斯的歌曲集, 由巴伦博伊姆钢琴伴奏。为这张唱片录音的,DG三大巨头;Behrens, Eberhadt,和 Miller, 可见这张唱片的重视程度和分量了。

第一百零一张的冯·奥特1956年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她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母亲有深厚的音乐修养,16岁时,她的天赋开始初露端倪,母亲把她送去了英国伦敦的市政厅音乐艺术学院进行学习,但当时只是为了让冯·奥特能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已。然而,那个时候的冯·奥特并不想成为一名歌手,而是想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在伦敦市政厅音乐艺术学院短暂的学习后,冯·奥特回到了瑞士,加入了巴塞尔歌剧院的合唱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歌唱演员。 在巴塞尔歌剧院工作期间,冯·奥特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一直在争取各处的试唱机会,她甚至跑到英国最有名望的巴洛克专家,指挥大师约翰·艾略特·加德纳面前试唱,却以失败告终。然而,执着的冯·奥特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多方的努力下,1985年,冯·奥特终于在扎茨伯格音乐节上举办了她的首场独唱音乐会,并接连在哥本哈根等城市进行演唱,同时,她的第一张专辑也在艰难中发行。在磕磕绊绊中,冯·奥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事业转折点。

    1994年,冯·奥特在与指挥大师克莱伯领衔的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合作的歌剧《玫瑰骑士》中反串了英俊的青年伯爵奥克塔维安一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裤装皇后”的美称就是从这个时候流传开的。

     奥特还与阿巴多合作演绎过多部作品,其中包括马勒根据中国唐诗创作的交响曲《大地之歌》。这部作品是马勒从德国作家汉斯·贝特格翻译的唐诗集《中国之笛》中挑选出的七首古诗写成的,全曲共有六个乐章,充满了消极悲观的情调,其中第二乐章“秋日的孤独者”,音乐情绪悲凉孤独,凄楚惆怅,勾勒出一幅寒秋孤影的萧索画面。该唱片录制于瑞典广播大厦,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第一〇二,巴赫管风琴作品,降E第一奏鸣曲,管风琴演奏:瓦尔察,1847年录制于德国吕贝克大教堂(见下图,2014年访问过,当时没有大教堂演奏,只是在英国剑桥听过大教堂演奏管风琴,非常震撼)。赫尔穆特•瓦尔哈(Helmut Walcha,1907年10月27日—1991年8月11日),德国管风琴家。赫尔穆特•瓦尔哈生于德国莱比锡,死于德国法兰克福。瓦尔哈在其16岁的时候就完全失明了,但他却是演奏德国和荷兰的巴洛克风格音乐的大师。并且,他把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所有为管风琴和羽管键琴而写的音乐作品都背了下来,并录制了巴赫的管风琴作品全集。1947年,瓦尔哈使用吕贝克圣雅可比教堂(下图)(St. Jakobi Church)的小管风琴为Archiv Produktion录制巴赫的音乐作品。他为EMI和Archiv Produktion公司的录音使他在全世界开始闻名。1950年,他参加了在哥廷根举办的为纪念巴赫逝世200周年的音乐节上。同时,他也教授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为了纪念他对音乐做出的巨大贡献,法兰克福大学授予了瓦尔哈歌德奖章(Goethe Medal)。

第一零三是琼斯演唱亨德尔作品。1956年6月录制于伦敦华尔涩姆市政厅。

本文巴伐利亚琴(巴伐利亚,音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