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翰林院托教,翰林院教育加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竟然是一位爱...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翰林院托教,翰林院教育加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竟然是一位爱国的书法家!1904年,他32岁,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一甲第一名,被慈禧太后钦定为状元。

后授予翰林院修撰,次年奉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

1914年他担任北洋军阀秘书长,后目睹了军阀混战、内部争斗、政治腐败的局面,非常愤慨。于1928退隐北平,但对国家前途颇为关心。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我国东北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队不战而退,他极为愤慨。“满洲国”派人以溥仪的名义邀请他前去,许给他伪满教育部部长之职,遭到严词拒绝。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北平。大汉奸王揖唐想借状元之名作招牌,邀其出任北京市市长要职,百般动员说服,均被他严词拒绝。

日伪恼羞成怒,第二天即派日伪军抄了他的家,用刺刀把全家人赶出家门。后经重资买动和托人说情,才让家人进门,把抄去的财物送还。

此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从此,他杜门谢客,居家以诗书自慰,在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他的书法,以小楷著名,娟秀端庄,流布甚广,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有其多件他的作品。

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年72岁。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壮元刘春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状元#

郑端(1639-1692),字司直,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东小营村人。清初名臣,顺治十六年殿试金榜三甲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江南巡抚、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官居正二品。著有《政学录》、《日知堂文集》、《朱子学归》、《孙子汇徵》,均收入《四库全书》并传于世。

人物生平顺治顺治己亥科,殿试金榜三甲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6-7年任工部员外郎,奉命视三楚,清查弊政,使得当地吏治大振。

康熙7-9年任户部郎中,江西乡试主考官;康熙9-10年任贵州提学道,衔按察司佥事,重振当地文风,任间“明科条,绝请托”。三年丁父忧。康熙15-16年任陕西神木道,衔按察司佥事;在任期间赶上吴三桂三藩之乱,滇黔用兵,郑端“羽书旁午,事无留滞”。三年丁母忧。

康熙20-24年期间,任浙江甯绍台巡海道兼粮道,在任间“念弁丁运解之苦,加意周恤,一切陋规革除殆尽”,因政绩突出,被浙江巡抚举荐为“两浙,廉明第一”;康熙26-27年任湖南按察使,康熙27-28年任安徽布政使,期间正赶上康熙帝南巡,郑端身率属吏按南巡所需供给尽量从官府出,事事妥帖而不扰民,受到百姓爱戴,康熙帝钦赐御书“端清”二字。

康熙28-29年任湖南巡抚衔兵部侍郎。

康熙29-31年任江南巡抚衔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在两江富庶之地,郑端洁身自好,“廉以持躬,静以镇物”,兴利除害,对待属吏宽严相济,使他们不敢徇私枉法。郑端还停止两淮盐商的“岁献”陋规,抑制豪强权贵,从不畏惧妥协。

康熙三十一年卒于官署,康熙帝钦"全恤"之赐。

1874年,翰林院进士周福清被派去做知县,他心里不服,竟在巡抚大人面前出言不逊:“皇上算什么东西!”吓得巡抚立马将他赶了出去。

鲁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的文字辛辣犀利,生活中也是火爆脾气,骂起人来不留情面。他这个性格不光是时事造就,还有家传因素。

鲁迅的爷爷名叫周福清,年轻时周家家境殷实,有良田上万亩,当铺十几间。不愁生计的他,一心想考取功名。

1871年,33岁的周福清进京赶考,获得三甲第十五名的成绩成为进士,被皇帝钦点进入翰林院。

本以为之后会一路飞黄腾达,谁料三年后,周福清竟被派到江西省金溪县做知县。如此大的落差,令他愤懑,再加上上级并非科举出身,周福清心里不平衡,将这种情绪表现在工作中。

一次,周福清拜访江西巡抚李文敏时,激愤之下竟说出:“皇上算什么东西!”李文敏吓得一哆嗦,立马将他赶了出去。

很快,周福清把周围人都得罪个遍,三年任期未到,他就以办事糊涂为由被革去官职。

周福清不服,但依然没有放弃当官的理想,回家后等着捐钱做内阁中书的机会。为此他等待了七年,还变卖了家产,总算是如愿以偿。

可造化弄人,不久老家传来噩耗:周母去世了。按照当时的礼制,周福清要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样一来官路又断了。

此次回老家,周福清失望地发现,由于之前经济富足,家里的年轻人早已没了斗志,就等着坐吃山空。而他自己也已经50多岁,恐怕很难再有作为,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周伯宜身上。

周伯宜那时已是秀才,但后来的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他又体弱多病,周福清无法强求,内心很是焦虑。

不过令周福清欣喜的是,家族的人因为他在京城做过官,而对他格外尊崇。在职场没能得到的众星捧月的感觉,现在总算体会到。时间一长,他便有些忘乎所以。

一天,当地的五个大户一起来找周福清商量科考录取事宜。当时录取名额只有100来个,报名者高达15000个。

这次主考官殷如璋,和周福清是同榜进士。他们希望托周福清的关系送子孙上榜,五家愿意合出白银10000两。

周福清起初拒绝,但回头思量,干脆搭个顺风车,将儿子也一起送上榜,反正有人出钱。如果成事,皆大欢喜;如果不成,殷如璋应该也不会举报。

于是周福清答应下来,众人合力打探到殷如璋的行程,准备行动。

周福清写了封隐晦的信,里面有两张纸,一张上面写了几个考生的名,另一张写着“凭票发洋银一万元”。

1893年,殷如璋的船到达苏州的阊门码头。到了该出发的时间,周福清却在客栈了踌躇不安,他担心万一出事,自己不好脱身,于是就派家仆阿顺前去。

阿顺并非他的亲信,来到他身边也才几天而已,办事靠不靠谱,周福清并不清楚。周福清万般嘱咐:“事关一万银元,务必小心,一定要亲手交到殷大人手上。”

阿顺靠近船只后,先递上拜帖,但对方没有要见他的意思,他便让守卫把信送了进去。

殷如璋猜到什么情况,不巧的是,副考官周锡恩也在里面,他也只能先将信放到一旁。周锡恩心里也明白,故意赖着不走,一坐就是几个时辰,殷如璋也难受得很。

外面,阿顺更是着急,于是再三请求守卫帮忙通传。可那时守卫已经换班,他们不清楚情况,被纠缠之下便要拔刀赶人。

阿顺见状心里更是着急,直接冲船内喊:“你们当官的胃口真大,一万洋银不是小数,怎么收了连句话都没有。”

殷如璋大惊失色,无奈之下只好自保,将信交给周锡恩,扣压了阿顺,并主动上报。

阿顺到了衙门和盘托出,可知府大人念在同僚旧情,以阿顺精神异常结案,这样也不会牵扯到周福清。

可那天周福清在客栈等待许久不见阿顺回来,后来听到码头一阵骚动,料到事情败露,直接跑路到上海,所以他不知晓事情后来的发展,还以为自己罪责难逃。

他找到一个在苏州府做幕僚的亲戚陈秋舫,希望对方帮忙说情。谁料陈秋舫表面答应,背后却直接将他举报。

原来陈秋舫是周家的女婿,刚结婚时在周家住了一阵子,没有做事。周福清知道后斥责他吃软饭没出息,陈秋舫这才赌气离家求功名。如今送上门的机会,他自然要趁机报复。

周福清被关了8年,再出来时周家败落,他郁结在心,三年后撒手人寰。

鲁迅在文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这世人的真面目。”

周家命运的转折说是因为这场牢狱之灾,其实在于周福清的火爆脾气,和把不住门的嘴。这个果,都是他自己早就种下的因,怪不得他人。

如果他能沉稳些,乐观对待命运的不公,而不是愤恨相对,周家或许不会衰败地这么快。但如果这样,没有品尝过人情世故,也或许不会有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家诞生。

不知对此,你怎么看呢?

#头条历史#

1805年,翰林院编修陶澍忙完父亲的后事,对妻子说:“父亲不在了,你们母女俩跟我到京城去住吧。”不料妻子却说:“我不是黄家小姐。”

 

1805年,翰林院编修陶澍得知父亲病故,得到皇上恩准返乡奔丧。

 

忙完父亲的后事,他对妻子黄德芳说:“父亲不在了,你们母女跟我到京城去住,家里的老宅找人看护就行。”妻子欲言又止,怯生生地问道:“老宅的后院可否收拾一下,让一个人暂时住进去?”

 

妻子的问话让陶澍感到诧异,陶家在当地也没啥亲戚,是谁要来呢?但陶澍是个读书人,自从黄德芳嫁到陶家以来,家里老小全靠她悉心照顾。陶澍只管闭门苦读,所以这种家事,他也没再多问。

 

晚上,妻子辗转难眠,鼓起勇气对他说出了心中的秘密。

 

黄德芳其实是黄家小姐的贴身丫鬟,跤小红。

 

黄家在当地是个商贾人家,虽然有钱,但是没出过读书人。而陶澍的父亲陶铋铨是个教书先生,是乡里公认的文化人。

 

陶澍从小天资聪颖,跟着父亲饱读诗文。陶铋铨期望儿子能学有所成,考取功名,即使生活清贫,也从不让陶澍放弃读书,还送他去岳麓书院深造。

 

黄老爷看好陶澍将来有出息,能做官,可以罩着自家的生意,就打起了联姻的主意。他托媒说亲,好话说尽,总算得到陶父应允,定下了这门亲事。

 

可陶澍并没有如黄老爷所愿,几次都名落孙山。虽然陶父鼓励他留在京城,坚持温习功课,准备再次会试,但黄老爷看未来的女婿功名无望,就有了悔婚的念头,不愿女儿嫁过去受苦。

 

黄老爷担心悔婚有损颜面,就收丫鬟小红为义女,改名黄德芳,代替女儿上了花轿,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

 

陶澍听完,没有责备妻子,也没有嫌弃她的身份,反而安慰她:“无论你是黄德芬,还是黄德芳,都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

 

丈夫的善解人意,让小红非常感动。次日,她就托人接来黄德芬,安排在老宅的后院住下了。

 

和陶澍成婚以来,黄德芳的善良和勤劳为陶澍带来了好运,在以后的乡试和殿试中,一路顺风。

 

1802年,陶澍参加朝考,金榜题名,高中进士。

 

而黄家自从悔婚后,嫁女就非常不顺。攀不到官宦人家,只好病急乱投医,只挑有钱人,把女儿嫁给了一个刚死掉妻子的吴姓富商。

 

谁知婚后不久,吴姓富商就遭人暗算,被人打死。几年之后,吴家家财散尽,穷困潦倒,黄德芬无家可归。

 

来到陶家后,黄小姐虽然衣食无忧,可整个人像失去魂魄,形同老妇,早已没了昔日的美貌和神采。

 

看着陶澍夫妇琴瑟和谐的样子,她悔恨不已。不久便借故离家,削发为尼了。

 

三年服丧期间,陶澍和父亲一样,在家乡书院教书育人。妻子是他的贤内助,默默支持着他的事业。假期结束,陶澍带着妻女回到京城。

 

由于陶澍在任上恪尽职守,勤政恤民,深得嘉庆帝赏识,先后赴任江南、四川、山西等多地的监察御史。他清廉正气,抓农业,通工商,修水利,兴办教育,治理腐败,成为朝廷重臣。

 

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升任两江总督,成为清朝九位封疆大臣之一。

 

他一生培养、举荐和提拔了不少有识之士,日后都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如魏源、林则徐、左宗棠、胡林翼等,被后人誉为道光才子。

 

道光十九年(1839年),陶澍病逝于工作中,时年62岁。陶澍的妻子黄德芳于1844年去世,诰封一品夫人。

 

有句古训说,“莫欺少年穷,莫嫌老来丑。”

 

玻璃大王曹德旺就曾经说过,作为女人要“莫欺少年穷”。如果女人不嫌弃男人贫穷清苦,愿陪他一起走过艰苦的岁月,这样的女人千万不要错过。

 

作为男人要“莫嫌老来丑。”年纪大了,男人功成名就,女人却耗尽了青春,这时,如果忘却妻子的辛勤付出,嫌弃她容颜衰老,就很不应该了。

 

陶澍不嫌弃妻子的身世,不恋千金小姐的美貌。黄德芬嫌弃穷书生,结局自食苦果。黄德芳为了旧主顶替出嫁,保全了两家的面子,婚后默默守护夫家,尊亲尽孝。

 

所以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女人懂相守,男人懂感恩,才是幸福的一辈子。#打卡挑战局##婚姻##生活#

作者:陌紫

审稿:花开时节

编辑:欢妹子

古代笑话(91)

杭州有一妇女,丈夫去世,没有尽七(四十九天丿就急急嫁人了。结果被族人告到官府。

她托人请翰林院金编修为她从中说情。

审案时,金编修装作不知情,问主审官:“这个女人犯了什么罪?”主审官道:丈夫身死未尽七,急嫁对门王六一。”金应道:“月移花影上阑杆,春色诱人眠不得。”主审官听了哈哈大笑,于是从轻处理那个妇女。

【石竹】

清晨

看山山有

托日之重

叶中

观天天有

初冬之澈

松下

听琴琴有

梵音之鸣

……

山中日月

人间一梦

#自由体诗# #情感美文# #美文#

公元1365年,杨士奇自幼丧父,和母亲俩相依为命。为了生活,杨士奇的母亲改嫁到一个姓罗的官员家里。继父是当地的名士,性格孤傲,他的继父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对他要求非常严厉,并强迫他把姓改成罗。

 

两年后,他的继父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那是因为,在罗家举行祭祖仪式后,杨士奇想起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是,他从外面捡来一些土块,做成牌位的样子,找到一个没人去的角落,郑重的向自己的父亲跪拜行礼。他本以为自己做这些很谨慎,可这一切他的继父都看在眼里。

 

这天,他继父看他读书,就走到他身边说道:“我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希望你以后能够多照顾他们一下。”杨士奇疑惑的看着继父。继父感慨的说:“你才八岁,却能够寄人篱下还胸怀大志,不忘祖先,你将来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将来你也不会辱没你生父的姓氏。”

 

公元1399年,朝廷从社会招生大量文人来编写明太祖实录,杨士奇因成绩优秀,直接选入编纂官,他从一介布衣变为博士云集的翰林院。

 

公元1404年,杨士奇被明成祖朱棣让给太子当老师去了。

 

朱棣确定大儿子当太子,却话里话外带着不满,这让老二和老三看到希望,在他们的挑拨下,“太子党”成了被打击的对象,太子身边的一些人入狱的入狱,杀头的杀头,弄得许多追随太子的官员纷纷改换门庭,另找靠山。

 

杨士奇被朱棣找来问话。杨士奇平静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太子仁孝,他没做一件事情都认真,谨慎,就怕出什么错。前段时间宗庙祭祀,祭物、祭器他都亲自查阅。将要举行祭祀之时,恰巧太子头风病发作,医生嘱咐他要卧床休息。 殿下说:‘那样就不能亲自去祭祀了。’左右劝他可以找人代替来做这事,太子怒斥说:‘父皇让我做这件事,就是对我的信任,我怎么能找别人代替呢?那是大逆不道。’ 于是就拖着病体亲自去祭祀。祭祀完毕,出了一身大汗,结果没有用药病就痊愈了。”最后,他由衷地感叹说:“殿下天资,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杨士奇的话消除了朱棣的疑虑,却因为不趋炎附势,而遭到其他皇子的攻击,被关进监狱。后来朱高炽即皇帝位,是为明仁宗,杨士奇成为内阁首辅。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可以看出杨士奇的性格他为子孝,忠于君主,待人宽容。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活出精彩的人生。

【看了一时事,以兹记之】

壬寅辰月,浦江两岸皆滥疫情,沪地封禁。

民之食蔬药醴皆托“大白”运承,白者蒸汗如烟,其苦甚也!

有翰林院教习黄者,出宅取物,物不知其所也。一女大白戾声言:“汝妻厌吾等污秽,汝物自在偏隅。”

黄赴隅处,路遇突袭。众白殴之,以头戕地、腰腹皆伤、屁滚尿流……

黄妻急招捕快,久而不至。其殴不停,夫伤遂累也。

呜呼!妻之冧语,夫得其彰;妻之呓语,夫得其寐;妻之乱语,夫得其挞。

家有好妇,惠及三代,娶妻者当慎记也。

#儒林外史# 36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到了第二年春上,迟衡山约了马纯上、蘧駪夫等人找杜少卿商量泰伯祠的事。说到主祭,大家都觉得得是个大圣人来做。

 

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虞博士。他三岁丧母,跟着父亲到别人家教书。在他十四岁时,父亲又去世了,那家人就留了虞博士继续教他们家小孩。

 

虞博士十七岁时跟着云晴川先生学诗文。他的主家祁太公让他再去学几样寻饭吃的本事,于是,他又和祁太公学了地理、算命。再后来,祁太公让他出去应考,他就进了学。

 

到了娶妻的时候,他就用自己每年教书的十几两银子娶了亲。三十二岁那年,没书可教,但他一点也不着急。没过多久,就有人家请他去看葬坟(看风水),挣了十二两银子。

 

回来的路上,遇到有人跳河,救起来后,得知那人只是因为无钱安葬父亲,他便给了那人四两银子。到了下半年,他又有书可教了。

 

后来乡试,中了,再后来上京会试,没考中进士。

 

出京的时候,遇到常熟的康大人被派去做山东巡抚,于是虞博士便跟着康大人一起去了山东。衙门里有个叫尤资深的,非常敬重虞博士的文章品行,拜为弟子。一天,他建议虞博士去求康大人推荐他做官。虞博士说,推荐谁是大人自己的主意。尤资深说,只要康大人推荐你了,到时见不见皇上再说,或者见了皇上做不做官再说。虞博士说,那就不是真心求别人了。

 

五十岁那年,虞博士中了进士。朝廷让将他选做翰林。当时一起中进士的,很多都改了年龄,唯独虞博士写了真实年龄。皇上看了,觉得他年纪太大,就让他做了南京国子监博士。此时他的儿子虞感祁已经十八岁了。

 

出京的时候,翰林院的一位王老先生托他照顾一个叫武书的人。到了南京,这个武书便过来拜访。一阵寒暄过后,得知武书母亲的丧葬费是杜少卿安排的。虞博士说他曾见过杜少卿写的诗,赞他是个奇才,并说第二天就要去拜访他。

 

武书说,因为家贫,他母亲节孝的事还没办妥,虞博士马上吩咐人去办,所有的费用都由他来出。

 

后来,在杜少卿的介绍下,认识了庄征君。两人一见如故,结为性命之交。

 

又过了半年,虞博士的儿子结婚,新娘家带来了一个使女。虞博士把这个使女许配给了严管家。严管家要给他十两银子替使女赎身,他没收。

 

来年二月,虞博士和杜少卿一起喝酒。正喝着,进来两个邻居,一个叫储信,一个叫伊昭。储信说,老师应该做个生日,收几分礼。虞博士说自己的生日在八月,哪有现在过的理。

 

过了一会儿,虞博士对杜少卿说,有个人托他做一篇碑文,薪资八十两。他让杜少卿接了这个活。

 

正说着,虞博士的表侄来了,他说自己卖了虞博士的房子还了赌债,现在没有房子住。虞博士不但没动怒,反而给了他三四十两银子,让他再寻一个住处。

 

杜少卿走后,那两人说,杜少卿把家里的钱败光了在南京躲着,为什么还把这样的好事介绍给他。虞博士说,这正是他与常人不一样之处。

 

第二天一早,应天府送来了个监生。说是犯了赌博,其实却是被冤枉的。虞博士知道了把他留在书房,同他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第二天,替他辩驳,那监生便被放了。

 

 

录取不公平,闹到皇帝面前?那就“先杀为敬”!

1397年春天,按照惯例在要在南京举行礼部会试。为了表示重视,朱元璋特意任命年过85岁但依然“博览善记,应对详敏”的翰林院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

发榜那天,考生们发现录取的52人都是南方人,北方的举子全部落榜了。这下可犹如水入油锅,炸开了花。有考生就怀疑是不是主考官的问题,因为刘三吾是湖南人,会包庇南方学子。

但这可就冤枉刘三吾了。因为他不但考前将亲戚朋友同仁的请托拒之门外,考试结束后还将录取的卷子一一查阅核实无误后才放榜。

觉得没问题的礼部面对闹事的举子们,为了防止出现更大的动乱,就要求兵部直接派兵镇压。没想到却进一步激化了局势。北方举子们联名上书皇帝,说这是科场舞弊,刘三吾包庇南方学子。

朱元璋亲自召见刘三吾问询,刘三吾也一一如实汇报。面对朱元璋问为什么没有北方举子被录取的问题,刘三吾直言道,试卷都是密封的,录取名额完全是根据文章好坏定夺的。至于为什么一个北方举子都没有被录取。那是因为北方一直被元朝统治,百姓们苦不堪言,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呢?文章自然也就没有南方学子的好了。

这个解释,并没有让朱元璋完全信服,他又重新找人复核此事。但得到的结果是,刘三吾并没有徇私舞弊,北方举子的文章也确实不如南方举子的。这个结果让朱元璋大失所望,认为复核者们没有能够领会他的意思——就说有问题,增加几个名额给北方,不就平息了此事吗?

朱元璋看到因为科考“舞弊案”而更加凸显的南北方矛盾,他觉得必须采取强硬手段来处理。通过严刑逼供,朱元璋得到了他想要的考官们徇私枉法、行贿受贿等罪名的“证据”,将涉案的考官一共二十多人全部凌迟处死,唯有刘三吾因为年龄太大而幸免,被充军流放。被录取的南方举子们也被罢黜,受牵连者上千人。

处理完这些后,朱元璋重新安排了考试。这次的主考官很能理解皇帝的意思,“擢六十一人,皆北士”。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朱元璋干脆放弃了全国“统一招考”,而是南北分录,形成了“南北榜”。

整个事件有因闹而获取利益的,有会揣摩圣意而完成任务的,更有坚持自己而丢掉性命的。这个“人治”的社会,为了讲究所谓的“平衡”,人命、学问都只是帝王的权术罢了。

当然,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到社会公平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也更需要能维护公平的法律制度的存在。

#历史# #历史回眸#

本文翰林院托教,翰林院教育加盟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