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温馨记忆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浓的亲情。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暖的味道。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时,奶奶已经忙碌起来了。她系上围裙,开始准备粽子的食材。糯米晶莹剔透,粽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红枣和花生粒点缀其中,让人垂涎欲滴。我最喜欢看奶奶包粽子,只见她灵巧地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再填入糯米和馅料,最后用细绳扎紧。那动作娴熟得像在跳舞,每一个步骤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我忍不住伸手帮忙,却总是把粽子包得歪歪扭扭,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虽然我的“作品”屡屡失败,但奶奶总是笑着说:“没关系,慢慢来,熟能生巧嘛!”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热腾腾的粽子。剥开粽叶,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咬一口软糯香甜,满嘴都是幸福的味道。妈妈还会给我们讲屈原的故事,说他为了国家投江而死,人们用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听着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那些奋勇划桨的龙舟手,感受到了人们对忠诚与正义的敬仰。

下午,村里的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即将开始。参赛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随着鼓点整齐划桨,岸上的观众欢呼雀跃。我也加入了观看的人群,为自己的“支持队伍”加油助威。那激烈的场面让我热血沸腾,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抬头望向星空。奶奶拿出艾草挂在门框上,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这一刻,我感到无比安宁与满足。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铭记历史,感受亲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每当想起那些关于粽子和龙舟的记忆,我的心便充盈着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