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的《塞下曲》组诗之一,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夜晚狩猎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林暗草惊风”,首句点明了环境氛围。树林幽深昏暗,草丛间因风吹而摇曳不定,仿佛有某种未知的威胁潜伏其中。“暗”字不仅写出了森林的浓密与幽深,也暗示了环境的险恶,让人感到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息。而“草惊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未知危险的荒野之中。

“将军夜引弓”,这句直接刻画了主人公——一位警惕且勇敢的将军形象。在这漆黑的夜晚,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他并未放松警惕,而是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他拉满弓弦,随时准备射出箭矢,保护自己和同伴的安全。这一动作充分体现了将军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以及他对职责的高度责任感。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第二天清晨,将军继续寻找昨夜射出的箭矢。当他发现箭头深深嵌入石棱时,不禁感叹不已。这里的“白羽”指的是箭尾的白色羽毛,象征着箭矢本身;而“石棱”则是坚硬的岩石边缘。通过这个细节描写,诗人巧妙地表现了箭矢的强大威力,同时也间接赞扬了将军高超的射技。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夜间警戒及清晨寻箭过程的叙述,生动地再现了边疆戍守生活的艰辛与危险。同时,它还寄托了作者对那些默默守护国家安宁的将士们的敬仰之情。读罢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位英勇无畏、技艺超群的将军正屹立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永恒的英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