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的萧墙指什么
“祸起萧墙”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含义是指灾祸的发生往往源自内部。这里的“萧墙”原意是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也称屏风墙。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在这段话中,孔子批评了冉有和季路辅佐鲁国大夫季孙时的失职行为,并指出真正的忧虑不是来自外部的颛臾国,而是季孙氏内部的问题。
后世人们引用这个成语时,常用来比喻内部矛盾或问题导致了外部的灾难或失败。它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在处理外部挑战之前,首先需要解决内部的问题。这不仅适用于政治和军事领域,在个人生活、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