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天小编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人民教育家于漪阅读理解题答案,人民教育家于漪简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小编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人民教育家于漪阅读理解题答案,人民教育家于漪简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于漪,女,江苏镇江人。

2、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3、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4、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5、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6、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7、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8、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9、  永远的师者:于漪  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了一位至今仍令母校感到骄傲的学生--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10、40多年来,尽管工作岗位发生过许多变化,但她心中钟爱的职业始终只有一个:永远的教师。

11、  一位激情似火的教师  凭着激情,她在走出校门教了8年的历史课后,毅然改行拿起了语文教材,并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12、虽然她一直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和出色的历史教师,但面对学生们不敢有丝毫马虎。

13、从语法、修辞、逻辑到中外文学史、甚至哲学、天文、地理、航海等知识,所有与教学相关的知识都一一学习,天天明灯伴夜到三更。

14、奠定了自己作为师者的基础。

15、《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中学生作文指引》、《教师学概论》等著述,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这种基于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硕果。

16、1978年,于漪以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成绩而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17、  一位一身正气的校长  凭着一身正气,1985年于漪走上了几经变迁的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岗位。

18、当时,那是一所伤痕累累的学校。

19、踏进校门,于漪看到的是衰败的校舍、涣散的教师队伍。

20、于漪作出一系列令当时社会震惊的决定:教师实行坐班制,学生一剪头发,二穿校服。

21、并斩钉截铁地面对校内外的各种议论;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能都允许;社会上流行的,学校不一定都提倡。

22、她着手开展两代师德的教育,请离休干部作革命传统教育,请盲人乐队用精彩的演奏诉说怎样做生活的强者,让教师、学生讨论当代教师和师范生的形象。

23、规划兴建了图书实验楼、体育馆、艺术楼,开辟了大草坪,植树种花,让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硬是将学校营造成一块育人的净土。

24、于漪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

25、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

26、  一种清新的教学风格  思想性。

27、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

28、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

29、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30、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31、  2、重学性、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

32、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33、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4、  3、情趣性。

35、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

36、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石乞石乞、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

37、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38、  4、智能性。

39、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40、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41、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

42、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43、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

44、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45、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46、  5、文学性。

47、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

48、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

49、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50、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

51、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

52、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53、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54、  6、整体性、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

55、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

56、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57、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

58、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59、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

60、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61、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62、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  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  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