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深刻含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深刻含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

2、意译: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3、  惟:语助,无实义。

4、  危:凶险。

5、  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

6、  微:精微。

7、  精:精心。

8、  允:真诚。

9、  厥jué:其。

10、  允执其中,谓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11、  这里要澄清一下,古代治国的本质在于治理百姓,因此有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区分。

12、贵族的重要工作在于治理百姓,而百姓的重要工作在于从事具体的劳作。

13、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时候没有人权平等这一说。

14、因此,要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才能理解这十六个字,也就是要依据统治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15、  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十六个字不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会产生歧义。

16、这是因为古代智者思维高深,但用词却十分简洁惜墨,体现了较高的文字修养,同时古代的语法与今天有所不同,许多的表达方式从今天看来是从“反论”的方法来叙述事情的。

17、而且最要命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当时的语境了,因此用任何现代语言解释只会挂一漏万。

18、尽管如此,这十六字仍大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一是治国重在治理人心。

19、一方面由于人心难测又难以改变,所以对百姓不得不有所防范。

20、治国者须因事为制、随机应变,不可固守旧制,应把握“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的尺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疏导,要从最易造成百姓心中纠结的社会问题入手,也就是要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层面思考问题,防范社会的结构性利益失。

21、也就是要防止结构性利益失衡成为人心不稳的根源。

22、要以“人道”还治人心,适时教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警惕因人心不稳导致民怨迭起、社会不稳定,要扼制不确定因素的灾难性放大。

23、  二是治国重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

24、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故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要注重防微杜渐。

25、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往往不能被轻易察觉,也不容易区分,如同“道”一样。

26、因此要格外细心,慎始敬终,要以“地道”(注1)格物致知,明察秋毫,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27、(《道德经 •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28、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9、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30、《道德经 •十四章》说,“博之不得,名曰微”)。

31、  三是治国重在以精纯专一的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充分发挥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

32、四是治国重在切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易的务实态度(中庸之道)遵循“天道”(客观规律),从而守中固善,统率治国纲领。

33、(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34、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35、--《中庸》)  从古代《易经》的观点来看,十六字应看作一个整体,而且只有“惟精惟一”是统治者在主观层面上把握所有治国真言的一把钥匙,也是古代君主及士人较为看重的四字真言。

36、由于“惟精惟一”属于主观层面的把握,因而象征了主体。

37、而其余十二个字只是象征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客体,分别为人道、地道、天道,只能遵循和牢记,不能违背和超越。

38、从而在总体上由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了体现整体性的阴阳格局。

39、  您好!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