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石潭记 解析,小石潭记赏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柳宗元的山...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石潭记 解析,小石潭记赏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2、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镅潭记》《钴镅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3、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4、《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

5、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6、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7、肖其貌,传其神。

8、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9、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10、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11、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12、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13、《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14、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15、《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16、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17、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18、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19、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20、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2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2、”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

23、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

24、“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

25、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

2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7、”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

28、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

29、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30、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

31、“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32、”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

33、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

34、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35、“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

36、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

3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8、”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

39、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

40、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

41、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

42、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

43、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

44、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4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

47、似与游者相乐。

48、”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

49、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

50、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

51、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

52、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53、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

54、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

55、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

56、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57、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5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0、”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

61、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

62、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63、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6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6、”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

67、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

68、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69、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70、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7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2、”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73、《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

74、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75、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76、(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小石潭记》鉴赏(范培松)《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则。

77、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石潭。

78、这个小石潭称不上是美景,更不是什么胜景,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

79、作者写这小石潭的本身,就最好地证明了他没有沾染上展览美景的唯美主义的恶习。

80、从这一选材的价值来看,对于我们当今游记写作也颇有借鉴意义。

81、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先见竹丛,耳闻水声,却不见小石潭的身影。

82、小石潭的显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可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

83、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石潭。

84、真乃是曲径通幽确实景象不凡。

85、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现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再加上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

86、接着,笔锋随转,由静写动,写潭中小鱼。

87、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

88、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然不动”。

89、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

90、由此转为写动。

91、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

92、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

93、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94、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

95、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

96、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

97、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

98、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99、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100、现实是严峻的。

101、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2、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

103、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

104、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竿见影,觉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赶快离开,倍感凄寒逼人,毛骨悚然。

105、这篇散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精品。

106、它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胆量;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

107、诚然,归根结底还是一条,作者这样一个人,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一拍即合,融为一体,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108、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109、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镅潭记》《钴镅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110、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111、《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

112、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113、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114、肖其貌,传其神。

115、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116、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117、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118、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119、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120、《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121、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122、《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123、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124、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125、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126、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127、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12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29、”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

130、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

131、“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

132、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

13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134、”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

135、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

136、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137、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

138、“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139、”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

140、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

141、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142、“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

143、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

14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45、”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

146、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

147、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

148、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

149、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

150、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

151、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15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5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

154、似与游者相乐。

155、”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

156、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

157、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

158、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

159、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160、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

161、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

162、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

163、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164、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16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6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7、”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

168、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

169、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170、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17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3、”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

174、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

175、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176、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177、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17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79、”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180、《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

181、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182、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183、(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小石潭记》鉴赏(范培松)《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则。

184、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石潭。

185、这个小石潭称不上是美景,更不是什么胜景,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

186、作者写这小石潭的本身,就最好地证明了他没有沾染上展览美景的唯美主义的恶习。

187、从这一选材的价值来看,对于我们当今游记写作也颇有借鉴意义。

188、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先见竹丛,耳闻水声,却不见小石潭的身影。

189、小石潭的显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可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

190、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石潭。

191、真乃是曲径通幽确实景象不凡。

192、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现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再加上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

193、接着,笔锋随转,由静写动,写潭中小鱼。

194、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

195、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然不动”。

196、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

197、由此转为写动。

198、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

199、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

200、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01、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

202、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

203、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

204、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

205、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206、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207、现实是严峻的。

208、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209、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

210、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

211、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竿见影,觉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赶快离开,倍感凄寒逼人,毛骨悚然。

212、这篇散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精品。

213、它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胆量;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

214、诚然,归根结底还是一条,,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一拍即合,融为一体,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