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岁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亚岁在古代的意思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亚岁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亚岁在古代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又称‘亚岁’,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将逐渐变长,黑夜将逐渐变短。
这个‘至’,不是‘到来’之义,而是‘最’的意思,也就是说‘冬至’是冬天阴气最盛的一天。
过了今天将‘阴伏阳出’,阴气将开始慢慢蛰伏,阳气将开始慢慢升出。
冬至过后,古人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阳气生于足,故古人以赠履袜表祝福,冬至也因此被称为“履长节”。
夏历以十一月‘建子’,以正月‘建寅’。汉武帝改正朔,推行夏正,后世皆以夏历为准,所以十一月为‘子月’,为月首。
传统里,会以十二地支搭配十二生肖,用来表述十二个月份。分别是:
十一月为子鼠月、十二月为丑牛月、正月为寅虎月、二月卯兔月、三月辰龙月、四月为巳蛇月、五月为午马月、六月为未羊月、七月为申猴月、八月为酉鸡月、九月为戌狗月、十月为亥猪月。
(冬至是华人传统节日之一,而2020年的冬至落在了12月21日(星期一)!
冬至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后的1个半月是冬天最冷的日子。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说到冬至,很多马来西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汤圆。但其实在中国地区,不同地区的人在冬至这一天也有不同的应节食品。例如在这一天北方地区的人民吃饺子过节,南方则吃汤圆过节。北方吃饺子传说:因饺子形似耳朵,冬至后就是最寒冷的日子,老一辈人认为冬至吃饺子,冬天就不会冻耳朵。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对于古人来说,冬至也是一个大日子,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又被称为“亚岁”,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仅亚于过年。
冬至是昔时各家庭团聚庆贺的节日,不仅家庭成员间相互饮“节酒”和食佳节美食庆祝,更会走访亲友居所庆贺送礼和祭奠祖先与神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020年的12月21日,也就是冬至当天,将可以看到“土木相合”的天文景象!
在12月21日当天,太阳系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将在苍穹相会,上演“土木相合”。“土木相合”20年才会出现一次,而今年则是近800年以来两星最靠近的一次。这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不可以错过的。
而且据说,木星与土星合相时,将有新的契机出现,于是我们可以开始设定新的社会目标。
泛生活创作者官方圈子
老何散论:为何冬至大如年?
古礼湮灭已久,昨日冬至,种种谰言纷起,多数典忘祖之论。因摘录旧札记略叙源流如次。
早在夏商周时代,中国人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出在每年冬至之日,阴影为一年中最长之日,因而认为此日乃一年中阴气盛极之日。
“是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是什么意思?冬者,终也,冬就是结束。
[甲骨文冬古字形像绳子两终端打结,意为终结、终端,是“终”的初文,同源字。《说文解字》:“冬,四时尽也。”古以剐绳系辞纪事,岁终为结。]
古人认为,一年季候之演变循环,原因皆在于阴阳二气之交替运转,因此以冬至阴极盛这一天为岁終之日。
自冬至后日起,天地阳气开始回升,预示着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
冬至是中国独有之二十四节气历法中最早制订的一个节气。
周秦以前之古历法,乃是以十个月为一年的历法,即太古之黄帝历。十干本义就是十个月的月名,后来演变为十日干之名。
秦汉历以下十二月历法之冬十一月,则相当于黄帝历之正月、一月。故以冬至后一日,为新年之初一日,所谓冬至一阳生,即指此。此日,亦为过十月历法新年岁首之日。(详论可看何新著作《夏小正新考》)
冬至日是古代腊月之終日,是祭祖之日。
而冬至后一日则是迎新祭天迎接太阳神(行”迎日”之礼)的日子。故古代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典。
《周礼》记:“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盛大祭祀仪式。
此俗至秦代虽早已改为十二月历法,但迎祀冬至之礼则一直不废。直到汉武帝采用改良版新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汉代以后冬至已经不是岁首,而以冬至为“冬节”。
大儒祭邕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四民月令》云:冬至“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
朝廷官府仍然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民间也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廷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热闹仍然宛如过年。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唐宋时期,冬至与岁首并重,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向父母尊长敬拜。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
明清两代,冬至皆袭古俗,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
皇帝更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的记载。
辛亥革命后为顺应华夏民心,也一度将冬至日定为“冬节”。将冬至前夜称为“冬至夜”。依然保留着以冬至度年的古老风俗。
(2020-12-22)(转录自“何新文史”)
本文亚岁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亚岁在古代的意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